橡胶力学测试模具 橡胶硫化测试模具 橡胶物理性能测试模具

2025-10-11 10:24:24 橡胶测试模具

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密封系统、医疗输液耗材、新能源电池密封圈等关键领域,其力学强度、硫化充分性、物理稳定性直接决定终端产品的安全性能与使用寿命,精准检测则是保障这些核心指标达标的关键环节。橡胶力学测试模具、橡胶硫化测试模具、橡胶物理性能测试模具构成了检测环节的三大核心装备:力学测试模具为拉伸强度、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指标提供标准形制试样,硫化测试模具实时捕捉胶料硫化反应中的扭矩、温度变化规律,物理性能测试模具则适配压缩永久变形、臭氧老化抗性等特性测评需求。

一、橡胶力学测试模具

1. 结构设计与标准适配

力学测试模具以哑铃型为核心构型,采用 “夹持区域 - 过渡弧段 - 有效测试区域” 三段式设计。夹持区域设 15° 楔形结构防止试样打滑,过渡弧段采用 R5mm 圆弧减少应力集中,有效测试区域为等截面矩形保证受力均匀。模具采用分体式结构,合模间隙严格控制在 0.03mm 以内,避免胶料溢出影响试样完整性。

2. 核心技术参数

遵循标准:GB/T 528-2009(等同 ISO 37:2011)

主流规格:A 型哑铃试样总长 115mm,有效段长 25mm、宽 6mm

材质性能:Cr12MoV 模具钢经热处理后硬度达 HRC58-62

加工精度:模腔尺寸公差 IT7 级

3. 生产应用要点

与平板硫化机配套使用,控制模压温度 150℃±2℃、压力 10-15MPa。试样需经 24h 室温停放消除成型应力,主要用于汽车密封条拉伸强度(要求≥8MPa)、医用输液管断裂伸长率(要求≥300%)等检测场景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二、橡胶硫化测试模具

1. 结构特征与功能适配

采用无转子振荡模腔设计,避免转子剪切干扰胶料硫化行为。模腔内置螺旋式冷却水路,冷却时间控制在 10min 以内,侧壁开设 0.1mm×0.05mm 微尺度排气槽,及时排出挥发性气体以规避气泡缺陷。模具集成高精度温度与压力传感器,实现硫化参数实时采集。

2. 关键技术指标

标准依据:ISO 6502-1:2025

温控精度:模具温度稳定在 ±0.3℃内

温度范围:支持室温至 200℃宽域测试

扭矩精度:测量精度 ±1%

3. 生产场景应用

通过硫化曲线获取焦烧时间、正硫化时间等参数,指导生产工艺设定。例如某轮胎企业测得 NR 胶料 t'c (90)=8min(150℃),据此优化硫化工艺后产品耐磨性提升 12%。广泛应用于硅胶、EPDM 等胶料的硫化速率检测,保障密封件高温密封性达标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三、橡胶物理性能测试模具

1. 典型构型与设计逻辑

以平板型和环形为主要构型:平板型采用敞口式模架与定位凸台,保障试样厚度均匀;环形采用一体化模架与 3-4 个圆周均布进料口,平衡胶料流动。多采用 1-4 腔布局提升制备效率,上下模接触面经镜面抛光减少胶料粘连。

2. 核心参数与标准规范

平板型模具遵循 GB/T 7759-2015 标准,制备 φ29mm×25mm 规格试样,平行度要求≤0.01mm/100mm;环形模具符合 GB/T 1690-2010 标准,试样内径 17.8mm、截面 2.5mm,同心度控制在 0.02mm 以内。两类模具表面硬度均需≥HV800,满足实验室高精度测试需求。

3. 生产应用实践

根据胶料调整硫化时间 10-30min,避免过硫或欠硫。平板型试样用于减震橡胶垫压缩永久变形(23℃×24h 条件下要求≤30%)检测,环形试样用于轮胎侧胶 24h 臭氧老化试验,评估抗龟裂性能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四、行业热门技术方向

1. 特种材料适配升级

针对新能源汽车与航空航天领域需求,模具材质正向纳米非晶氮化硅涂层升级,该材料莫氏硬度≈9,可使橡胶试样耐磨性测试精度提升 40%,适配氟橡胶等耐极端环境材料的检测需求,目前高端模具中该涂层应用占比已达 35%。

2. 数字化检测深度融合

集成 AI 数据分析系统的模具渗透率快速提升,预计 2026 年将达 68%。通过内置高精度传感器,可实时采集模压过程中的温度、压力数据,与虚拟检测系统联动实现试模样态预判,使检测误差从 ±0.5% 降至 ±0.2%,尤其适配医疗级硅胶等高端制品检测。

3. 定制化模块快速响应

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模具成为主流,通过更换模腔模块可实现 3 分钟内切换不同规格试样制备,满足多品类小批量测试需求。针对再生橡胶等新兴材料,已开发专用快换模块,较传统模具测试效率提升 50%,契合循环经济产业发展需求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首页
产品
优势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