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电塑料模具定做的材料选型与热处理标准

2025-11-17 09:46:11 塑料模具定做

家电塑料模具定做的材料选型与热处理工艺,直接决定模具成型精度、使用寿命及生产稳定性。当前家电行业向轻量化、精密化、智能化转型,模具需适配 ABS、PC、PP、PA + 玻纤等多种塑件材质,同时满足批量生产中的耐磨、抗变形、易加工需求,需结合家电类型、塑件功能及量产规模,制定科学的选型与热处理方案。

一、材料选型核心

1 按家电类型与塑件功能分类

大型家电模具(冰箱侧板、空调外壳):选用 P20、718H 预硬钢,预硬硬度 HRC28-35,可直接加工抛光,无需二次热处理,缩短开模周期;

小家电模具(豆浆机杯体、电饭煲上盖):采用 S136、2316 耐腐蚀钢,适配薄壁塑件,避免高温注塑下型腔腐蚀;

功能部件模具(家电齿轮、电机支架):选用 H13、SKD61 热作钢,耐受 PA + 玻纤等增强材料磨损,使用寿命可达 50 万模次以上;

透明塑件模具(冰箱抽屉、空调导风板):采用高纯度模具钢,确保镜面抛光效果,表面粗糙度 Ra≤0.01μm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2 关键性能适配要求

高温工况部件(烤箱内胆、热水器配件):模具材料需具备良好耐热性,能承受 600℃左右高温,抗热疲劳开裂;

高频量产模具:材料需兼顾硬度与韧性,避免长期开合模出现断裂;

出口家电模具:选用无铅、低硫环保钢,契合欧盟 RoHS、中国 GB/T 26572 等环保标准;

超薄塑件模具(壁厚≤1.2mm):采用高强度高韧性新型钢,搭配表面涂层技术,降低熔体流动阻力。

3 材料创新应用趋势

复合结构设计:型腔用高强度模具钢保证精度,模架用铝合金减重 30% 以上,提升注塑机开合模效率;

成本适配选择:小批量生产可选 45# 钢表面强化处理,在满足基础精度的同时降低成本;

耐蚀性升级:针对含特殊添加剂的塑件,选用耐蚀性更强的模具钢,避免型腔表面氧化起皮。

二、热处理标准与实操

1 预处理工艺

预硬钢(P20、718H):采用 720-760℃退火处理,保温 2-3 小时后随炉冷却,确保硬度均匀,消除锻造内应力;

未预硬钢(H13、S136):850-900℃正火处理,保温 1-2 小时后空冷,降低硬度以提升切削加工性;

高碳钢:650-700℃去应力退火,保温 3 小时,减少后续热处理变形风险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2 最终热处理参数

H13 钢(功能部件模具):950-1050℃淬火,保温后油冷,后续进行三次回火处理,最终表面硬度可达 HRC50-55;

S136 钢(透明塑件模具):1020-1050℃淬火后,进行 - 80℃至 - 120℃深冷处理,有效控制模具变形量;

2316 钢(耐腐蚀模具):980-1020℃淬火后,经两次回火处理,表面硬度控制在 HRC48-52,增强抗腐蚀性能。

3 后续处理与质控

耐磨处理:型腔表面采用气体氮化处理,温度 500-550℃,保温 4-6 小时,氮化层硬度可达 HV800-1000,延长模具寿命 2-3 倍;

镜面处理:按 “粗抛 - 精抛 - 镜面抛” 流程,最终达到高光洁度要求,满足透明塑件成型需求;

质量检测:重点核查硬度均匀性、平面度误差及表面缺陷,关键尺寸精度控制在微米级,确保无裂纹、麻点等问题。

三、生产场景适配要点

1 模具结构与材料匹配

复杂型腔模具(如家电控制面板):选用加工性能好的 718H,降低切削难度和刀具损耗;

深腔模具(如洗衣机内桶):采用韧性强的 H13 钢,避免脱模时型腔崩角;

多腔模具(如家电按钮模具):选用硬度均匀的 S136,保证各型腔塑件尺寸一致性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2 注塑工艺协同优化

高射速注塑(薄壁塑件):模具材料需具备高刚性,避免型腔变形,可通过淬火 + 回火工艺强化;

高温注塑(PC、PA + 玻纤):模具需经深冷处理,减少热膨胀导致的尺寸偏差;

含玻纤塑件注塑:模具型腔进行氮化处理,提升耐磨性,抵御玻纤冲刷。

3 模具维护与寿命延长

定期抛光:针对磨损型腔,采用专业抛光材料恢复表面光洁度,避免塑件拉伤;

防锈处理:闲置模具涂防锈油,存放于干燥环境,防止锈蚀;

修复工艺:型腔局部磨损可采用氩弧焊修复,选用同材质焊丝,修复后进行局部热处理确保硬度匹配。

四、总结

家电塑料模具定做需坚持 “材料适配塑件、热处理匹配材料、工艺协同优化” 原则,结合家电类型、量产规模、塑件特性科学选择模具钢,执行标准化热处理流程。通过材料创新应用、精准工艺控制及生产场景适配,可确保模具具备优良的成型精度、耐磨性与稳定性,既满足家电行业精密化、批量化生产需求,又能合理控制成本、缩短生产周期,为家电产品质量提升奠定核心基础。

注塑模具首选鸿仁威尔

首页
产品
优势
联系